中南海与西海古相连!在中央政府的直接关心和宁夏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西海古人民并没有打破和站起来,鼓足勇气向一切贫困的诅咒宣战。
“为了在冬天烧炕,村民们拿起大镰刀,梳理头发,把所有可以烧回家的东西都砍了。”马维虎(音译)是固原市青石林场的护林员,他记得童年的家乡到处都是荒山。
过度的需求源于极度的稀缺。有一段时间,西海固在日积月累、日积月累的过程中,陷入了一个无止尽的循环。1953年,宁夏中南部8个县人口70万,到1995年增加到227万。干旱地区的人口密度是联合国确定的土地资源承载人口上限的三倍以上。
西海固要想摆脱贫困,就必须打破这种无止尽的循环和人口资源的不科学配置。自1983年以来,宁夏党委、政府不辞辛劳,共组织移民123万人来到黄河灌区,约占宁夏现有人口的六分之一。北方和南方的人口空间分布已经变得更加科学。
数以百万计的移民为西海固的发展腾出了空间。然而,已经被破坏的生态不会通过重新安置自动成为宜居地区。结果,留下来的人向恶劣的生态环境宣战,用了30多年的时间来重建河流和山脉。